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

[轉載] 中國不保8 肥了誰?瘦了誰?

經濟成長放緩從來不會是好事,但在當前的中國或許是個例外,只要順應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妥善調整投資策略,仍可能從中獲利。
中國官員5日宣布,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將降至7.5%的八年來最低水準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稱,「擴大消費需求」是未來一年的首要任務之一
--擴大內需,加強民生消費,注意和控制CPI一直是大陸政府的重點要務
中國轉型 鎖定消費就對了
過去10年來,推動龐大的基礎建設和提振出口,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,成長一旦放緩,無疑會影響全球股市的上漲動能,但擴大中國消費者的根基,卻能嘉惠廣泛的消費導向產業,甚至所謂的新興邊緣經濟體也能雨露均沾
Atkinson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哈利斯就說:「我們預見的是經濟成長放緩,但獲利率提升,這是中國的下一波大轉型。」
哈利斯說,中國要想實現工業化,達到可長可久的經濟發展,聚焦消費領域是不可避免的作法。消費支出目前僅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35%左右,既不如1990年約50%的水準,更遠不及美國的約70%的比重
哈利斯的投資如今瞄準消費大眾,東風汽車集團佔其股票基金資產的3.5%;東風生產適合消費者首次購置的小型轎車。另一支獲青睞的股票則是廣受歡迎的互聯網站搜狐網,該網站的內容涵蓋遊戲和社交網路。
中國最大手機運營商中國移動,也是哈利斯持股比率較高的股票之一,約佔其股票投資組合的4%。
跨國公司大品牌將是獲利者
製造基本消費品的跨國公司也將從中受益。華盛頓財富管理公司的研究主管狄特利奇說:「中國消費者會繼續購買跨國公司的大牌商品,因為這類產品的品質信譽卓著。」他認為,可口可樂、麥當勞、和百勝集團的中國業務將會繼續拓展,尤其看好通用汽車等全球汽車廠商在中國的發展。
--去大陸派駐了兩年,說真的我也都是買大的國際牌商品,很少買當地品牌,吃飯更是以餐廳為主,路邊攤能免則免
中國加強重視消費領域,可能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放慢成長,水泥、鋼鐵和天然資源的需求都可能下降。南德州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金基說:「大宗商品的10年多頭市場將折損一些動能,並直接衝擊靠大宗商品驅動的經濟體。」
--原物料的需求我到覺得很難下降,因為大陸的消費實力真的超級驚人的
他說,投資者應當考慮減少對加拿大和澳洲等主要商品出產國的曝險部位,但石油是可能繼續上漲的商品之一。狄特利希就押注中國國內汽車市場的擴張,將繼續推高全球的汽油價格。
邊境市場國家也可能受惠
此外,中國的關注重點轉移到消費者身上,亦可能讓所謂的邊境市場國家受惠,但這個領域的波動性相對較高。
歐本海默基金的分析師韋曼說:「技術層次低的量產業務,據說已有轉進到越南和孟加拉等國的跡象。」
--
原文:http://udn.com/NEWS/MAINLAND/MAI3/6954216.s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